陈旭:追求高境界,方得真科研
“如果要快速画像,‘朝前夕惕,精益求精’就是对我们导师的写照。”短短八个字背后的主角,是对科研事业满腔热情,对教书育人全情投入,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呵护有加的经济与管理学院陈旭教授。
近日,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布,陈旭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项目《“两业”融合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获得立项,成为我校获得的第二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几乎同时,陈旭作为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申请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业务流程融合和价值增值的服务型制造平台研发》获得立项,这是我校人文社科学科首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另外,陈旭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疗与健康的物流管理》今年结题验收获得“优秀”。这些进展为他的研究生涯迎来了又一高峰。
领域顶级期刊IIE Transactions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管理学青年奖、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荣誉如同勋章一般闪闪发光,默默展现了陈旭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科研道路上的孜孜不倦和上下求索。
重视研究“标准”
追求科研高境界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做事一定要有标准,虽然我们不完美,但我们要努力追求完美。”陈旭以这样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他指导的每一位学生的科研生涯全程。
“实际上,做研究的局限并非做研究本身,而是不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水平,要做到什么样的标准。”在陈旭指导的学生们心中,早已留下了“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的深刻印象,谈起“科研”,长年躬耕科研的他打开了话匣子。
对“什么样的科研才是好科研”的“标准”之问,在陈旭看来,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标准,这样才有可能做好的科研。研究的“标准”就是要做出有实际意义的负责任的科研,做出“有效果”的成绩。
在讲述“标准”重要性的同时,陈旭也提出所谓“标准”不应当是用自己理解的、自认的好的“标准”,而是应该基于行业公认的,并且是全世界公认的好的“标准”, 才能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避免陷入华而不实自说自话的死胡同中。
那么,该如何紧跟时代的潮流,时刻把握住最新、最好的“标准”呢?答案便是“请进来,走出去”——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人们常说“务实不务虚”,然而在陈旭的眼里,学术交流恰恰更需要来点“务虚”。
在他看来,那种基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交流虽然能够带来学术上的合作与项目的确立,但对于研究本身的帮助却不是很大,交流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拓展思维边界,提高认知水平。这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是学术与思想的沉淀,经由厚积薄发的积累,形成研究的根基,那时做出的科研才是真科研、好科研。
陈旭在与海尔公司合作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经常邀请专家进行交流,经常用同一个问题来询问不同专家的看法,在这些可能得到迥然不同的回答之间,思维产生了碰撞,带来了新的启发与灵感,提升了研究的认知和境界。陈旭说,这才是与大师交流的真正价值,是真正的深层次交流。
那么,究竟是什么束缚了我们对标准与交流的认识呢?陈旭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思想的边界没有被打破,而“打破”恰恰是研究的基础,打不破思维的边界,在做研究时我们的思维就有局限,思想层次与境界就远远不够。
在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科研中躬耕多年,陈旭认为“境界”二字是他的立足点与灯塔,是做出“真科研”的基石与灵感源泉。
“任何一个事情都在层次、认知水平和思维边界上存在高中低,只有当我们去除表层的功利化,把科研本身作为科研的目的,重视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探索过程,将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既有高度又有深度,不断提升个人的思维境界,才能为‘钱学森之问’给出答案。”对如何做“真科研”,陈旭如是诠释。
融会贯通
学科交叉“扬长补短”求融合
谈到对研究者而言不能不提的学科交叉,陈旭形象地以“接力赛”和“铁路警察”予以形容。这也是他步履坚定通往真科研的“捷径”。
“接力赛总会有一段交叉,这个交接棒的过程就是我们学科交叉目前要解决的一个瓶颈和关键问题。交接棒的过程会使双方相互调节适应,最后建立一种有效连接。而铁路警察各管各的,只是串行,而不交叉,就像是浮于表面,不能叫做融合。”
“在学科交叉中,‘扬长补短’远比‘扬长避短’更为重要,更符合学科交叉的本质与目的。因此,我们做学科交叉就要做成接力赛,而应避免铁路警察式的没有形成真正交融的假交叉。”这是正在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陈旭在实践中的体悟。
“这其实也是对教师自我认知的一种挑战”,陈旭说,要实现学科交叉就意味着要去学习交叉的方向,需要教师在保有自己擅长领域的同时,还能放空自己,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态度去对待合作,进而去学习要交叉的方向以及科研文化,这些既是在学科交叉中教师会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是实现真正的“接力赛”式的学科交叉的必要条件。
“欣赏、合作、开放、卓越”, 陈旭用这八个字,概括出了教师在彼此学习开展学科交叉工作时的重点。
欣赏指互相欣赏,是有效合作、产生信任红利的基础,避免效率低下;合作就是要深层次的、触及灵魂的合作,力求学科之间的深层交流、渗透与融合;开放就是指要吸收宇宙的能量,不局限自己的眼界,站在全世界的视角,去寻找更好的合作者;卓越就是最后的互相成就,就是学科交叉的期望效果。
躬耕育人
作指引学子科研前行的明灯
“得遇良师,人生大幸。来自山川湖海的我们相聚成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指引着方向,而陈旭教授便是指引我们科研道路上方向的星辉。”谈起导师陈旭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陈旭团队的学生们无不纷纷竖起大拇指。
对于凌晨一两点钟收到老师回复的邮件,同学们早已经习以为常,在“教师是个良心活,教好书是教师的天职”的自我约束下,陈旭带头践行团队“当日事当日毕”的原则,即使再忙,也会第一时间查阅、回复学生的邮件,如果问题复杂,则会第二天与学生再进行一对一的沟通,纠偏科研思路、解答百思难得其解的难题,始终以一丝不苟、绝不含糊的态度,真诚对待每一位同学。
“陈老师对我们的科研成长怀有高度的责任心,他总是为学生考虑得多,这种认真的态度和精神,在我们在收获学业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获得了极高的科研效率”。
从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到可以承担大量科研任务的“行家里手”,再到成为经管学院一名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硕博连读的罗政在陈旭悉心指导下,一路走来收获了累累硕果。
陈旭一方面引导其主动积极思考,立足管理实践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科学选题,培养逻辑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一方面细致到极致地指导其论文修改,几乎每篇文章都要讨论十几轮、甚至几十轮,对每个细节反复推敲、细心打磨,这样水滴石穿般的全面栽培,留给罗政的是一生的财富。
罗政的经历是陈旭指导学子成长成才的一个缩影。到目前为止,学院获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最高荣誉——“成电杰出研究生”的四位同学均来自陈旭的团队,团队是学校培养“成电杰出研究生”最多的团队之一,并于2019年6月获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
他不仅关注学生在科研上的进度,也对学生的生活关怀备至。作为团队的大家长,陈旭尽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在点点滴滴中,尽显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
为了方便学生们在辛苦科研之余多吃水果,他给团队购置了冰箱;为了让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能手捧一杯温暖的热咖啡,他添置了咖啡机;他还给每位新同学发放电脑购置补贴便于他们开展科研工作“利其器”,而日常生活中的口香糖、中秋节香喷喷的月饼、节假日的团队聚餐等不胜枚举的细碎之举,都给学生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小确幸。
“学生可塑性强,需要老师付出,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进行人才培养。但效果却不是立竿见影,因为人才培养有滞后性,它是一种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需要在学生一生中去验证的成果。”陈旭说。
文:罗莎 学生记者团 黄毅卓 田欣凌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中心